论罪的记录。也就是说,官氏最终离开了纳兰家是确信无疑的,她是公明媒正娶的妻室,她的离开也许只有改嫁一说才能说通。如果官氏为纳兰家留有嗣,那么她改嫁的可能就很渺茫了,故而,她与公之间的到底如何,也许从“多年无”中就可略知一二。
《我是人间惆怅客》是我的之作,动笔之初,懵懂,迷茫,渐渐的,我从一个若即若离的旁观者一步一步地走故事里。尤其是在蓉儿降生以后,我与真真渐渐地合二为一了,我时时随着真真的而起伏,真真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心,真真笑,我笑,真真哭,我哭。我仿佛到自己就在故事里,陪伴着公,公兴我随着兴,公伤心我也随着伤心,我公着的人,厌倦公厌倦的事儿。
多日以来,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蜕变,更是灵魂的的升华。故事的语言从一开始的生死板,雕琢,到后来的完完全全说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,文随心动,不再刻意纹饰。每日在悠扬的琴箫和鸣中开始讲述,“寒山秋声”,“江”,“山”,“神人畅”,“梅园”,“关三叠”,“龙翔”,“晓”,“风”,“碧涧泉”。这十首古琴曲时时萦绕在我耳畔,成了我们故事中的伴奏,在曲声里,我沉醉了,我戏了。写到沈宛弹奏“酒狂”的时候,我听着“酒狂”,读着“酒狂”的词;蓉儿弹奏“秋风词”的时候,我听着“秋风词”,随着她唱“秋风清,秋月明,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。”
时常写着写着就难以自持,前模糊了很多次,哽咽了很多次,泪了很多次。第一次是卢氏故去的时候,第二次是在金陵的城楼上跟清哥谈心的时候,第三次是在织造府里和公讲心里话的时候,第四次是在蕴墨斋里给公过生辰的时候,第五次,第六次,第七次……就是前几日公渐渐病重的时候,接着,就是昨日公走的时候,念着他的那些让我动了无数次的句的时候。随后,是读着顾先生的祭文的时候,去西郊看公的时候,一直到现在。
文中现的十几篇饮词是我最喜的几篇,顾先生的“金缕曲”也是让我极为动的,顾先生的祭文很,文末现的那几句是我觉得最为凄楚动人的,诉了他和公的忘年和公一生的无奈。除此以外,还有湘雅格格的两首诗。公确实有一个很有才的妹妹,有《绣余诗稿》传至今,是湘雅格格的原型。不过除了格格的诗作之外,我没有再找到丝毫关于她的记述,因而文中节多有发挥。文中康熙朝的几桩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结果大多与史实相符,偶有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